刑事执行,是司法公正链条上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是最容易出现“跑冒滴漏”的难点。判决书墨迹未干,却可能因“判实未执、应收未付”“纸面服刑”或“有财未执”等执行“梗阻”而沦为一纸空文,让司法的公信力大打折扣。
近日,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“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巡礼·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集中采访中,记者看到,温州检察机关通过数字检察、跨部门协作等手段,在暂予监外执行、社区矫正、财产刑执行等关键环节,打出了一套刚柔并济、穿透有力的“组合拳”,坚决有力地扫清了执行障碍,让司法判决“落地有声”。
拔除“硬骨头”,刑事执行不再被“亲情牌”绑架
“判实未执、应收未收”是刑事执行领域难啃的“硬骨头”之一。面对复杂个案,温州检察机关不再满足于被动监督,而是主动出击。2023年1月以来,共清理因病、因抚养未成年等问题“判实未执、应收未收”对象89人。
其中,最引人关注的是对“未成年人唯一抚养人”身份被滥用为“护身符”的坚决纠正。
罪犯吴某某因协助组织卖淫等罪被判处两年四个月有期徒刑,但判决生效后迟迟未被收监。理由是:他是年仅五岁女儿的唯一抚养人。吴某某甚至在接受讯问时带着女儿到场,试图以此作为“护身符”。
情况并不单纯。鹿城区检察机关深入调查发现,这名幼女长期由亲属代养,吴某某不仅未尽抚养责任,还存在家暴行为。在“判实未执”的空档期,他又涉嫌新罪,社会危害性进一步加大。
鹿城区检察院与泰顺县检察院联动,联合公安、民政等部门制定了“双轨并行”的执行策略:一方面对吴某某实施抓捕收监,另一方面同步为女儿落实临时监护,并启动困境儿童申报程序。
2025年4月28日,公安机关在泰顺将吴某某抓获,鹿城区看守所依法收押。同时,温州市相关民政部门也为吴某某的女儿落实监护,确保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。
考虑到吴某某身患糖尿病并伴随并发症,鹿城区检察机关还推动看守所和监管医院提前制定医疗保障方案,收监后第一时间将其送医治疗。
鹿城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蓝文权表示,这起案件告诉我们,执行难题不能靠拖延或回避,而要在依法执行和保障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专业法医携手检察官堵死“纸面服刑”
暂予监外执行,本是刑罚执行中体现人道主义的通道,却也可能成为部分罪犯逃避监管的“暗门”,催生“纸面服刑”的风险。温州检察机关深化实质性、亲历性审查,筑起专业“防护网”。
温州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与检察技术部门联动,由法医对《罪犯病情诊断书》进行每案必审,检察官开展专业性审查,形成了“1+1>2”的监督力量。
在邵某某暂予监外执行审查案中,检察机关不仅关注其高血压、糖尿病病情,更将其犯罪性质及社会危险性因素纳入考量。经专业判断,确认其不符合短期内有生命危险的条件,检察机关提出反对意见,推动罪犯收监。而在张某某案中,检察机关更是穿透病情表象,聚焦其多次犯罪前科、吸毒赌博恶习等,基于社会危险性的考量,提出不得暂予监外执行的意见,维护了公共安全。
同时,温州检察机关不忘源头治理,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医疗诊断不规范等问题,向温州市卫健委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,以点带面推动温州市指定诊断医院规范医疗诊断流程,将监督的关口前移。
一份公证挡不住109万元的公正
刑事裁判涉财产性判项的执行,是检验司法是否“真兑现”的关键一环。温州检察机关充分运用数字检察手段,对试图通过藏匿、转移财产逃避惩罚的“刑事老赖”展开精准打击。
2024年,龙湾区检察院依托数字检察监督平台,发现罪犯陈某某虽然名下没有财产,但其配偶名下却有一套价值上百万元的房产。问题随之而来:这套房子登记在配偶名下,且夫妻曾在2012年签署过财产约定并完成公证,是否还能被执行?
面对可能的“执行盲区”,龙湾区的检察官们没有止步。他们调取银行流水、查验购房记录,发现首付款源自陈某某账户,后续贷款偿还期间夫妻间资金往来频繁,足以认定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
2024年7月,龙湾区检察院向法院发出监督意见,建议对涉案房产予以执行。配偶不服,提出异议,并拿出公证书抗辩。关键时刻,检方坚持原则,明确夫妻间的财产约定只对双方有效,不能成为规避刑事退赔义务的“挡箭牌”。
最终,法院驳回配偶异议,涉案房产于2025年8月被强制拍卖,拍卖款项人民币109万元。
“财产刑执行是最容易遇到阻力的环节之一。我们通过数字检察与细致调查,直击财产流向的每一个环节,避免了判决执行‘落空’。”温州市龙湾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林维生说。
既要管得住,更要暖人心
在社区矫正和剥夺政治权利执行监督领域,温州检察机关秉持着“严管厚爱”的理念,不仅筑牢监管防线,更注重以人为本,保障矫正对象的“合理奔波”。
温州检察机关通过数字模型排查、信息比对,有效开展了剥夺政治权利漏管类案专项监督,从严密织牢了监管网。
更显温情的是,温州市检察院联合司法局出台指导意见,畅通和简化审批流程,为社区矫正对象外出就医、就学、就业等合理需求开启了“绿色通道”。
针对跨区域务工的特殊群体,温州龙港市检察院开发了跨区域智慧监管系统,方便社区矫正对象办理外出申请和审批。苍南县院更是突破地域限制,联合福建省福鼎检司出台《浙闽边界(苍南-福鼎)社区矫正跨区域协同监管办法》,为社区矫正对象参与浙闽边界跨省采茶、海上捕捞等季节性务工活动提供了司法保障。截至目前,已有76人次获批跨省外出务工,让法律监督不仅有“力度”,更有了“温度”。
“公平正义不能只写在一份份刑事裁判文书上,更要落地到一个个具体的执行行为上。”温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、副检察长赵海霞表示,让人民群众从每一宗刑事案件的判决中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,是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永远不变的努力方向。
高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